致命一吻,这2个地方感情再好也别亲
情到浓时,亲吻是最能表达疼惜、爱意的方式。似乎只有在对方的身体上留下一个个的“草莓印”,才能说明他真的属于自己。但是,所谓的吻痕,在临床上的学名为“机械性紫斑”,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巨大的吸力,造成皮肤下微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皮下之后,就会形成紫红色的吻痕,其本质就是软组织挫伤!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适合“种草莓”,比如以下两个部位,不仅对健康不利,甚至还有死亡的可能性!
一吻致死,你的脖子还好吗?
很多情侣都喜欢在对方的脖子上种草莓,然而在颈部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组织“颈动脉窦”,其位置就在颈部的两侧,距离喉结约有5-6厘米的距离,它是颈部总动脉向上分支中的膨大位置,临床也将其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
在颈动脉窦的血管壁上,分布了大量的压力感受神经末梢,其对动脉血压的变化异常敏感。通过感知血压的变化,起到调节动脉血压恒定的作用。且颈动脉窦还能感受外界的按压刺激,然后反射性的抑制心脏跳动,在其远端的2-3厘米处,最容易出现颈动脉夹层。
当在颈动脉窦的位置上用力吸吮时,就会产生极强的压力刺激,不仅会反射性的损伤心脏功能,导致心功能衰竭,患者短时间内就可出现心率骤减、血压降低、呼吸停止等症状,甚至是短时间内就可能死亡;
同时,用力吸吮颈动脉窦,还可能会形成颈动脉夹层,进而发展为血栓,血栓可随着颈动脉游走,一旦血栓进入脑血管,就可诱发脑卒中,甚至是因此死亡!
敏感耳朵,却不适合亲吻:
耳垂上分布了大量的神经和纤细血管,所以十分敏感,轻轻吹一口气,就能引发强烈的身体反应。所以,很多夫妻在调情时,都喜欢亲吻、甚至是用力吸吮耳朵,但是这样的动作,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虽说耳廓外没有什么,耳道的尽头却有鼓膜存在!
这一层鼓膜是非常脆弱的,其本身的功能是接受声波,如果用力吸吮耳朵,就会导致耳道内的压力发生变化,鼓膜受到的压力不均衡,容易出现损伤,不仅可能会出血,甚至会发生破裂,留下严重的听力障碍。而且,在唾液进入耳内之后,还可能诱发耳朵感染,导致炎症出现,可谓得不偿失!
亲吻是爱的表达,过分亲吻却会成为伤人利器。所以,无论感情如何强烈,都应尽量避免亲吻这两个部位。而且,留下草莓印看似是浪漫的行为,但其本质却是机械性损伤,如果你真的爱对方,就不应让对方受到任何伤害,所以亲吻应点到为止!
延伸阅读:“草莓印”太尴尬,如何快速消除?
“种草莓”是小情侣之间的小情趣,但是如果你要出席正式场合时,就会很尴尬,如何快速消除草莓印成了最大的难题:
1.如果衣服遮掩不住,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加速活血化淤。
2.抹消淤青的药膏,改善皮肤淤血的症状。
3.实在来不及,就用遮瑕膏涂抹在草莓印处,在擦上和肤色相同的粉底液,几乎看不出来。
延伸阅读:亲吻宝宝,大概是每个父母都忍不住想做的动作,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对孩子表达爱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
但是,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却引发了大家的恐慌。
英国一个叫Melody的小女孩今年13岁,不会走路不会说话还瘫痪在床,更无法照顾自己,然而这一切不幸的遭遇都源自于出生时母亲一个简单的吻。
无独有偶,这样的新闻不止这一起……
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位出生才6天的女婴,在她父母的婚礼上被某位宾客亲吻过后感染了病毒,导致引发脑炎,最后不幸离开了人世。
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每次发生都让人唏嘘不已追悔莫及。这不禁就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到底还能不能亲孩子了?
这一吻,带给宝宝的是什么?
我们得先来弄明白:为什么这一吻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如果大家看过这些新闻报道详细报道,会发现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亲吻宝宝的人,都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且在亲吻孩子时嘴上长泡了。
民间看到嘴角长泡的,都会说这是“上火”,现代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口唇疱疹,是因为感染了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但感染后可能出现小泡的部位不仅是嘴唇,还有可能在鼻子、眼周、前额、面颊,甚至手指上出现,嘴唇只是最常见的部位。
15年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布过一份数据,全球50岁以下人口中有近2/3感染有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可以说这病毒的群众基础是非常深厚了。
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呢?因为只有1/5的感染者会出现疱疹症状,换句话说,绝大多数感染者都不会出现症状,所以才会感染而不自知。既然发生感染而不自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它的感染率会这么高了。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口对口接触传播。在我们与别人发生亲密接触的时候,或许就已经被感染或者感染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