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中的文学常识_养生主中的文学常识
庄子《养生主》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到底是如何翻译的?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的最后一句话。
别看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古今注解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闲话少说,直接说我的阐释。
指,是手指,这个意思都晓得。穷于,是形容手指的。并不是把手指头拿去烧了,当柴火了,庄子是得道的人,道家的人,不会如此幼稚。是说手指很忙,忙不过来的状态。手指为啥忙呢?
因为手指在为薪。这个为,古今也不晓得含义。这个为就是手指的动作,传递的意思。薪就是薪柴。由此,这句话的意思就呼之欲出了。
手指穷不迭地忙不迭地传递着薪柴。这是指穷于为薪的真正意思。为啥要这样做呢,下一句就给出了答案。
火传也。这就是手指传递薪柴的目的。是为了让火继续燃烧下去。所以这个传,就是传续的意思。让火一直燃烧。
接下来再看最后
一句的意思,不知其尽也。这是说得谁将要尽呢,很多人认为是火将要灭了,显然不是这个事情。这句话是说,薪柴有用完的时候。直接翻译就是,不知道薪柴有用完的时候。
如此,这整句话就是这样翻译的:手指穷不迭地传递着薪柴,是为了让火继续燃烧下去,却不知薪柴也有用完的时候。
这是直译,庄子是要说明什么道理呢。结合庄子《养生主》的开头一句话,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庄子是在呼应开头的一句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原来薪柴代指有限的生命,吾生也有涯。而火代指无限的知识,知也无涯。用薪柴烧火,代指以有涯随无涯。如此,这句话的翻译所要表达的道理就很清楚无误了。
可以说,这一句话的阐释,古今得其味者,鲜矣!
庄子养生主中咋治酌饮的寓意是什么
庄子养生主中咋治酌饮的寓意是养生中少许饮酒。在所谓养养生主中咋治酌饮,即养生,少许饮酒的宗旨。庄子认为养生就要“缘督以为经”,即不要为善去求名,不要因做不好的事而遭受惩罚,顺应自然之理,就可以保身、全生、尽年。庄子的这种人生观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即顺乎自然天性,安时处顺,听任命运的安排,不要人为地做什么。他通过三则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阐明这一理念。
谈谈你对《庄子》中“养生主”一文的理解
<养生主>一文养生主中的文学常识,其篇名中就已表达了要论述的重点,就是我们这个现实的生命应该
有怎样的生活哲学。<养生主>这篇文章写得比较简单,可以说是庄子内七篇中义理最单
纯的,但是从文章中所主张的观点来看,确实仍是和庄子其它文章是一致的,因此有学者
认为<养生主>是庄子较早期的作品。
<养生主>主要就是在谈「养生」,「养生」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内涵,我们
从「养生」的观念出发可以关联到庄子哲学的整个体系。这是和先秦其它学派不同的,例
如「法家」就要从「富国强兵」的观念谈起来,「儒家」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起
来,「墨家」从「节葬节用兼爱非攻」发表观念,这些观念发表的起点也就是各学派基源
的问题意识,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养生主中的文学常识他们的思考方向,都是直接对准社会国家大事而来,然
而重视「养生」的庄子,却把对「生命的惜爱」与对「生活的安排」当作理论的目标,而
不是社会国家的大势云云。庄子主张,生命与生活是人生的大事,要以深刻的思考来面对
它,不要把它当成社会目标的附属物,不要以社会的价值来决定生活的行止,而要以「生
活的照顾」、「生命的观念」来作为人生活动的目的。
「养生」的观念在<养生主>文中化为许多的具体操作的智慧,如「全生保身」的生
活哲学、庖丁解牛的「养生」哲学、「委於自然」的生命观、「安时处顺」的生活哲学等
。而这些观念的建立是直接把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放在非道德性的自然义的整体天地之间
来看的,就是在一个「齐物的胸怀」中看待自己,在一个「真人的知能」中处理自己,在
一个「逍遥的意境」中走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