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生谈正确降脂——意识篇
1.了解你的家族史。甘迪说:“我们常常忘记基因对胆固醇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严格遵循良好的生活方式,但胆固醇水平仍不正常的患者。”
张海澄指出,了解家族遗传因素很重要。临床发现,部分患者是有高脂血症遗传病史的。作为高危人群,一定要尽早筛查,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如果已查出患有高脂血症,也要了解一下家族里是否有这类病,这对精准治疗很有帮助。
2.学会自我减压法。“即使胆固醇控制得很好,压力过大也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布林顿说,50%~80%的疾病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学会自我减压才能有更健康的身体。
张海澄说,压力会引发肾上腺素—甘油三酯反应,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血脂患者在忙碌之余应抽空发呆5分钟,或到户外放松心情,做一些冥想练习和瑜伽锻炼。在工作生活方面,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适当宣泄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多给自己留一些休息和娱乐时间。当心理压力过大、自己无法承受时,可以适度逃避或寻求他人的帮助。
3.精神动力很重要。有目标才会有动力,精神上的鼓励会加强降血脂的决心和毅力。布林顿说:“每天早上醒来要带着积极的情绪,想想那些能让你保持动力的人或物,有助治疗。”
张海澄说,降血脂要“管住嘴,迈开腿”,毅力和耐心不可少,虽然过程艰难,但是想想健康带来的幸福生活,就能抵消目前的“治疗惰性”。为提高血脂管理的依从性,患者可以写健康日记,记录每天的指标变化,这样能感受到进步,利于长期坚持。
4.良好的医患沟通。布林顿说:“找一个让你感到舒服和信任的医生,让他慢慢了解你。这种关系有利于沟通,帮助你长期管理胆固醇。”
良好的医患关系要以尊重和信任为基石。张海澄建议,患者与医生沟通时,要如实报告病情、用药情况,方便医生更加准确地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要遵医嘱,不要随意变更治疗方案;患者还应定期随诊,检查相关指标,观察身体变化,并与医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